欢迎光临河南AG体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!AG体育简介 | 联系我们

某某工厂-专业生产加工、定做各种金属工艺品

国内金属工艺品加工专业厂家
全国服务电话 全国服务电话 13371727239
新闻资讯
联系我们
全国服务电话:13371727239

传真:+86-13371727239

手机:13371727239

邮箱:mail@hnbaili.net

地址: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平西大街锦绣名城5号楼南侧202门面房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新闻资讯 > 公司新闻
AG体育数百年名称不一金属胎掐丝珐琅器何时统称“景泰蓝”?
发布时间:2024-01-01 16:28 来源:网络

  AG体育国家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,有各种各样的古代工艺品,其中的“金属胎掐丝珐琅器”被人们称为“景泰蓝”。景泰蓝的工艺已经传承数百年,并于2006年5月20日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众所周知,“景泰”是明代宗朱祁钰的年号,那么“景泰蓝”是什么时候成为“金属胎掐丝珐琅器”的品名?人们为何会以“景泰”为这种手工艺品命名?

  金属胎珐琅器的渊源,可追溯到人类在金属上镶嵌宝石,并由此发展到利用玻璃质涂烧于金属表层作为装饰品。公元三世纪至六世纪的东地中海地区及尼罗河流域,以古罗马的拜占庭为中心,金属胎嵌丝珐琅器、剔花珐琅器、凹凸珐琅器和透地珐琅器、绘画珐琅器等相继问世。

  历史典籍记载,中国古代与罗马帝国早有交往。公元七世纪初,阿拉伯帝国崛起后,唐朝依波斯语把其译称“大食”或“大食国”,见于我国史书记载的大食使节来华达37次之多。值得注意的是,隋唐时我国已经对罗马帝国及地中海一带称之为“拂菻”,而这些称谓恰是“珐琅”的谐音。在日本正仓院珍藏有一件被称为黄金琉璃钿背十二棱镜的器物,镜为银胎,镜上花形与唐代流行的宝相花类似。有日本学者提出,此镜是中国唐代时制作的银胎掐金丝珐琅镜。另有学者认为,该镜是西方国家制作的。由于存在种种不确定性,又是孤例,认定唐代已有金属胎珐琅器的依据不足。

  北宋开宝四年(971年)置市舶司于广州,凡大食诸蕃,并通货易。《宋史·外国列传》记载:“大食国,本波斯……市肆多金银、绫锦,工匠技术威精其能AG体育。”南宋顾文荐著《负喧杂录》记载:“予得一瓶,以铜为胚胎,傅之以革,外为觚棱,彩绘外国人之奇形诡状,却似琉璃,极其工巧,不知何物,闻是罽(jì)宾国物,更当质于博识者。”罽宾国为古西域国家,顾文荐所述的显然就是古罗马拜占庭帝国制作的金属胎珐琅器。当时这种器物进入中国还无以名之,只好附于琉璃之列,以文字加以描述。

  元朝的《吴渊颖诗集》卷二中有咏“大食瓶”的诗:“西南有大食AG体育,国自波斯传。兹人最解宝,厥土善陶埏。素瓶一二尺,金碧璨相鲜。晶莹龙宫献,错落鬼斧镌。粟纹起点缀,花穟蟠蜿蜒。”诗中描述了大食瓶来自波斯,说明在当时这种器物仍是很新奇的,以其产地命名称之为“大食瓶”。

  到明朝时,朱棣通过“靖难之役”登上皇位。他励精图治,国力强盛。《明史·外国列传》载,永乐六年(1408年),当年外国入贡有“宝石、珊瑚珠、拂郎……”这里的“拂郎”肯定不是国名,而是物品名称。依据许多手工艺产品是以产地命名的约定俗成的做法,比如苏绣、蜀绣、和田玉。将拂郎与宝石、珊瑚珠同列一处作为贡品,这里拂郎是釉料或者是拂郎器物。

  官修史书中当时有“拂郎”的记载,民间小说中也有类似说法。崇祯元年(1628年)凌濛初所撰的小说《拍案惊奇》中有《转运汉巧遇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鼍龙壳》一文,文中描写,沿海有百姓做生意时,到了一个波斯胡大店中坐定,店主是个波斯国里人,当时店主手执着一付法浪菊花盘盏。可知当时又有“法浪”之称。

  明末清初,孙承泽的《天府广记》载:“若奇珍异宝进入尚方者,咸于内市萃之。至内造如宣德之铜器、成化之窑器、永乐果园厂之髹器、景泰御前作房之琺瑯,精巧远迈前古,四方好事者亦于内市重价购之。”由此可见,自明中期开始,上层社会兴起玩赏高档工艺品的风气,在城隍庙、土地庙的庙会,有古玩铺等经营“时玩”,习称“外市”,而将玄武门外出售宫廷器物的集市,称为“后市”。文字中已然出现了“景泰御前作坊之琺瑯”的称谓,并且列为奇珍异宝,古董玩家、商户不惜重金购之。

  清康熙十九年(1680年)后,内廷设立珐琅厂,后改为珐琅作。雍正六年(1728年)在《各作成做活计档》中,出现“五月初五日,其仿景泰蓝琺瑯瓶”之句,有专家认为这就是“景泰蓝”称谓之始,也有专家认为这里断句应为“景泰”“蓝琺瑯瓶”,断言雍正时已有“景泰蓝”的称谓之说难以确立。乾隆时期,金属胎珐琅器采用有较好延展性能的红铜为制作胎和丝的原料,胎形及丝工采用的材质“分上中下三等,上等者金胎金丝,中等者银胎银丝,下等者铜胎铜丝”,大量仿制前朝器物,还题錾“明景泰年制”字样,登峰造极。当时内廷造办处仿制相当活跃,以南方征调工匠居多,其所制造器物一是追求古意,多为仿古器;二是不惜工本,以制品繁琐为美;三是由帝王亲自掌控题材、造型、纹样以至色调;四是内廷所有制品仅供皇家独享,民间极难见奇珍。在清宫一时用不上的金属胎珐琅器,入库时所拴的黄色签条上,标示为“铜胎掐丝琺瑯”。

  在曹雪芹著《红楼梦》中,有多处提到珐琅器,如第四十回写“每人一把乌银洋錾自斟壶,一个十锦珐琅杯”,第五十三回写有“鎏金珐琅大火盆”。十锦珐琅杯可能是瓷胎画珐琅器,而鎏金珐琅大火盆则肯定是金属胎珐琅器。

  一直以来,人们对金属胎珐琅器的称谓各有所呼,多有所取,还有所谓烧青之称,其名极可能源自因其以蓝色最美且多,而蓝即为青。在古董行中,将古玉器谓之“烧古”,烧古是我国古代仿造古玉器、古铜器的一种技术,也称“烧色”,这种技术可溯至宋代,“烧古”见于清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档案。烧古的主要对象是仿古铜或古玉类文玩,以人工方法创造一种古文物特有的古色古香韵味,铜器烧古因受宣德炉影响更加兴盛,内廷有烧古匠专事此类工作。以青料(蓝)为主,制作金属胎珐琅器物称之为“烧青”。至此,以青料(蓝釉)为主制作金属胎珐琅器又增添了“烧青”的称谓。

  清嘉庆四年(1799年)正月三日高宗驾崩后,查抄和珅家产清单中,记有“金法蓝漱口盂四十个”“银法蓝漱口盂八十个”。可知在嘉庆年间,尚称之为“法蓝”,也可见和珅生活之奢侈。

  战争以后,我国的宫廷珍品外流,金属胎珐琅器引起西方国家关注。特别是1900年前后,参加国外各种博览会屡获大奖,各国人士争相购买,价位极高,古董商和作坊主见有利可图,一时间,民间厂家、作坊林立,仿制品标为宫廷产品,更是身价百倍,极受青睐。除北京外,扬州、九江等地也纷纷投产,一时间对金属胎珐琅器的宣传舆论甚嚣尘上。

  光绪十五年(1889年)正月二十四日德宗大婚妆奁单中记有“铜法瑯太平有象桌灯成对”“铜法瑯龙凤火盆成对”,可知光绪年间在官方尚称谓为“法瑯”。

  对于金属胎掐丝珐琅器的称谓有多种,法浪、发蓝、珐郎等叫法表述不一。金属胎珐琅器显得拗口,于是在古玩商那里有了景泰蓝之称。一个依据是明末时已有景泰御前珐琅景泰盘等说法;二是清乾隆时期曾大量仿制明时器物,标示为景泰年间产物。仅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,据20世纪80年代统计,还收存有4000余件,绝大多数为宫廷内传世品。其中具有明代宣德、景泰、嘉靖、万历款的有130多件,而其中具景泰款的竟占有100余件。景泰款器物不仅多,而且蓝色惹人喜爱;三是传世的作品中,以青色釉彩最为出众,而青花瓷器在国际市场声誉很高,青即为蓝,而且称“发蓝”之名早已有之,而称为“景泰蓝”可显示出其美在蓝釉上。尤为重要的是,以帝王的年号“景泰”二字命名,更能沾上皇家权贵之气,可以借题发挥,更显其历史底蕴,叫着又不拗口。如此一来,“景泰蓝”的称谓,最先在古玩行,延拓至制造金属胎掐丝珐琅器的作坊里、工匠之中,在业内外传扬开来。

  撰写于清宣统元年(1909年)的《清代北京竹枝词》载“工艺局成侈美观,各般制造尽追探,就中绝技高天下,压倒五洲景泰蓝。”其注曰:“工艺局开设琉璃厂,已历年所。凡制造各物,极意改良。唯景泰蓝一品,实为我中国独绝之技,东西洋赛会屡佔优等”。成书于1917年的《大清见闻录》在“雍和宫”一文中写“佛座前有景泰蓝香炉若烛台,高可七八尺,清乾隆帝之赐也”。从文字中可知,“景泰蓝”之称谓是清末时开始正式出现并流传开来的。

  此外,在工艺美术行业内,尤其是在生产景泰蓝产品的企业工人中,一直习惯于将景泰蓝写成“井太兰”,从文字上讲,这是三个错别字,主要出现在一些来自班组的报表或平日速记的文字中。这或许算是传统行业代号,称之为术语习俗。在手工艺行业中,古已有之,工匠们忙于劳作,就以简单的符号代替。

  景泰蓝历史悠久,自其传入中国之初无以名之,到元代的大食瓶,再到明代的鬼国窑、拂郎嵌,尔后的拂菻、烧青、发蓝、发蓝嵌、法浪、法郎,再到琺瑯、珐琅,又到艺术搪瓷、景泰蓝的确名,其中包含着中国手工艺匠师们的心血、汗水和智慧,使其成为具有我国优秀特色的手工艺术品之一。